最近,福建的瀚天天成冲刺港交所上市,引发了不少关注。我看这个事儿其实挺能代表中国科技产业眼下的发展势头,说白了就是新材料攥住了未来,并且福建、厦门、华为这几个关键词真挺让人兴奋。
作为一个坐落在厦门的半导体材料公司,瀚天天成专门做碳化硅外延晶片,这个领域目前可以说是走在全球前头儿。人家不是吹牛,自家产品全球市场份额三成多,简直是“扛把子”。之前大家都讲什么“卡脖子”,但这一波可以说,咱们中国企业在碳化硅产业上,已经实现了全球领先。这不光是企业牛,背后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真不是盖的。
你比如说瀚天天成的老板赵建辉博士,厦大的校友,物理本科,然后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深造读博士,碳化硅领域干了三十五年,算是世界级的大牛。连IEEE Fellow这种顶级荣誉都拿下了,妥妥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带队,自己搞出来的企业。所以我有时候说,外面说西方科学家有多厉害,其实咱们自己也有一批隐形的大专家,把全球最核心技术拿在手里。
你再细看瀚天天成的高管团队,简直厦大校友聚会一样,物理系、会计系、半导体专业一大堆人,不少还在厦大读到博士、做教授的。说明中国高校,尤其像厦门大学这种老牌大学已经实实在在成为产业创新的人才源泉。以前大家总说中国大学搞“学术”,其实现在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学术和产业已经深度融合了——人才不光出论文,也要落地做产业,还能做到世界第一。
说到产业,咱们不得不提华为,哈勃科技是瀚天天成的第五大股东,持股4.03%,就这么说,华为能看上的企业,那一定是战略级的。华为最看重什么?技术能力和市场前景。瀚天天成一是技术全球领先,二是未来成长空间巨大,难怪华为盯上。要知道哈勃科技投的企业,基本都是那种能补中国产业链短板的高科技公司,把整个中国半导体生态大盘做大。
具体业务说白了就两句话:碳化硅外延晶片现在极为重要,主要用在电动汽车、储能、充电桩等新兴领域。现在全球能源大转型,电力替代传统能源,电动汽车、电力系统都在用高性能功率器件,而碳化硅替代老的硅晶片,技术上全面升级。它比传统硅材料更耐高温、更有稳定性,导热性也更牛,两点一线直接决定产业下游谁家能做高端产品。所以碳化硅外延晶片就成了卡位未来的重中之重。
咱们别光看技术,这家公司在生意上也玩得开。你比如说,2024年瀚天天成卖出去16万多片碳化硅外延晶片,这还不是历史累计,累计加起来50万片,有多厉害自己体会。为啥有人说中国企业是“全球第一”?因为人家是真卖货、真交付,不是吹出来的数字。据说他们的产品已经供应全球十大功率器件巨头中的七家,前五大里有四家都是他们客户。这什么概念?就等于你做的东西是全球行业标准,大家要干大活,第一时间想到用你家的材料。
你要说企业经营有多稳,统计一看,最近三年收入都是9亿10亿级,净利润也是实打实,每年都在研发上砸钱,平均毛利率相当高,说明这块市场利润空间非常不错。从亚洲到欧洲的客户都买得多,说明他们不是光圈地做国内市场,海外布局也很广。一看资产、现金流那数据,说明公司管理也比较到位,没乱花钱,核心资源都花在技术研发、产能升级上。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想问,为什么他们能做到世界第一?说白了,核心壁垒就在“外延”这俩字。碳化硅功率器件必须靠外延工艺,跟普通硅功率器件完全不是一回事。普通硅片就像家常菜,可碳化硅外延晶片得花大力气去做“层”,难度、技术门槛很高,全世界能批量生产的企业就是凤毛麟角。瀚天天成不仅能做,还能大规模供货,连8英寸大尺寸都搞定了,中国第一个能大规模商业化生产8英寸碳化硅外延片的企业就是瀚天天成。
再看看人才,公司有百来号研发员工,全是全职干活的,而且专利也申请了好多,算上发明、商标、各种技术,保护得很周全。说明是技术驱动型企业,并不是靠故事、PPT拿投资的互联网玩法。真材实料,这才是中国以后能领跑全球的关键。
而且,这公司销售高度集中,前五大客户贡献超过总收入的八成,说明跟主流大客户深度绑定。其实做半导体行业就是这样,核心客户最看重你的工艺水平和交付能力,两边一拍即合,你有技术、他有市场,生意就好做,壁垒就拉高。
不过,这也有风险,依赖大客户意味着公司抗风险能力需要加强,一旦某个大客户减单或者转投其他技术,企业要有应对能力。这也是为什么瀚天天成这么重视自主研发,想办法提高技术黏性,让自己的产品在性能、质量上“非用不可”。
值得关注的是,瀚天天成之前也试过冲A股上市,但是最后撤回了。现在转向港交所,说明中国高科技公司对资本市场的态度越来越务实,哪里能获得更好估值、资金支持就去哪儿。不排除A股审核标准更看重财务稳定性、港股则更关注成长性和科技创新,这种选择也是顺应时代的大势。
最核心的看法是,这次瀚天天成冲刺港交所上市,是中国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一次“大考”,如果成了,无疑会加速整个碳化硅产业链的发展。过去大家看半导体更多是看芯片设计企业,看IC公司,现在材料层面也开始出现中国企业强势崛起。说明中国科技创新已经不是“光打酱油”,而是实打实地在全球分工里面拿到了“头牌”。
再往深处说,碳化硅这个行业未来空间巨大。全世界能源结构升级正快步推进,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储能、风电、光伏这些行业高速增长,大家都抢着用更高性能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你看看现在世界主流功率器件厂商都在和第三方碳化硅外延企业合作,不再自己搞全产业链,因为这个环节太难,技术门槛太高。所以瀚天天成这种能做出高质量大批量外延片的企业,天然就有议价能力,能持续掌握行业话语权。
这波同样反映一个趋势:中国高端制造业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抢占高地,尤其是新材料、新一代电子元件领域,咱们正逐步实现自主可控和技术输出。以前老是担心“被卡”,现在开始要提防别人跟不上我们的步伐了。
最后,我的观点很明确:瀚天天成这类企业,就是中国制造业进阶的一个缩影,既有技术深度,也有产业落地能力,资本市场认可也越来越高。人才、技术、管理、市场全都有,未来几年只要稳住研发和产能升级,碳化硅行业极可能以中国企业为核心,带动整个电子、能源产业结构大升级。谁掌握了新材料,谁就握住了未来,这回咱们中国人真的走在世界前头。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财富牛配资-惠州股票配资-券商按月配资-股票投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